立秋不是秋分,立秋和秋分是两个不同的节气,它们分别在时间、含义、气候、三候上都有所不同,以下详细介绍:
时间不同
立秋
立秋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者8月8日交节,立秋节气时太阳会公转到黄经135°的位置,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建立,到了立秋节气,就可以开始称为秋天了。
秋分
秋分节气,在每年公历的9月22-24日交节。秋分节气和春分节气相对,都是平分季节的节气,春分节气时太阳位置是0°,秋分节气时太阳位置是180°,这两天太阳会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
意思不同
立秋
立秋节气有秋天正式开始了的意思。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也就表明初秋正式开始,虽然立秋时的气温比较炎热,和夏天差不多,但是之后温度会慢慢下降,由热转凉、由凉转寒,所以,立秋在二十四节气里面也是属于一个过渡性节气。
秋分
秋分有平分秋季的意思,到了秋分节气也就进入深秋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时间到了秋分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开始已经进入深秋,秋分节气时太阳会公转到黄经180°的位置,此时昼夜等长,再往后就是末秋,再几个节气后就要立冬了。
气候特点不同
立秋
立秋节气时还是酷热难耐的天气。
立秋节气时还未出三伏天,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此时段温度较高,酷暑难耐,在一些年份里面,立秋之后还有一个秋老虎,遇上秋老虎,有些城市的温度可以达到40°及以上,十分的炎热。
秋分
秋分节气时,已经是秋风送爽的天气了。
秋分节气位于深秋,此时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气温是比较舒适的,俗语叫“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秋分节气,秋分节气气温适中,一般来说,只要秋分节气下雨就会降低地表和体感温度。
节气位置不同
立秋
立秋节气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立秋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草木枯黄,“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开始逐步进入到温暖、干燥的秋季。
秋分
秋分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
秋分是秋天的重要节气,有平分秋季的寓意,秋分是进入秋天的第30天,到了秋分昼夜平分,各占12小时,全球各地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三候不同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白露生: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蛰虫坯户:《礼记》注曰: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