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春是农历什么时候:腊月廿二
年份 | 阳历 | 农历 |
2020 | 2月4日 | 正月十一 |
2021 | 2月3日 | 腊月廿二 |
2022 | 2月4日 | 正月初四 |
2023 | 2月4日 | 正月十五 |
2024 | 2月4日 | 腊月廿五 |
2025 | 2月3日 | 正月初六 |
2026 | 2月4日 | 腊月十六 |
2027 | 2月4日 | 腊月廿八 |
2028 | 2月4日 | 正月初十 |
2029 | 2月3日 | 腊月二十 |
2030 | 2月4日 | 正月初二 |
立春是中国民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节气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的特点
春天是温暖的象征,代表着鸟语花香。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春风不再刺骨,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立春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立春后多久天气变暖和:一个多月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立春”之后,气温不是一下子就变暖的,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是处于冬天,像我国的北方很多地区还是很冷的,有时候还会有大雪和冰冻。
中部地区,只能稍微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迎面吹的风不像冬天那么刺骨了。而南方可能就会觉得比较暖和,春意盎然,很多花都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