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春日 |
2020年2月4日17:03:12,农历正月十一 |
2021年2月3日22:58:39,农历腊月廿二 |
2022年2月4日04:50:36,农历正月初四 |
2023年2月4日10:42:21,农历正月十五 |
2024年2月4日16:26:53,农历腊月廿五 |
2025年2月3日22:10:13,农历正月初六 |
2026年2月4日04:01:51,农历腊月十六 |
2027年2月4日09:46:00,农历腊月廿八 |
2028年2月4日15:30:53,农历正月初十 |
2029年2月3日21:20:25,农历腊月二十 |
2030年2月4日03:08:08,农历正月初二 |
通过查询上表,得出2021年2月3日22时58分39秒,农历腊月廿二立春。
立春日是什么意思?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2月上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江淮地区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