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立春 > 正文

腊月打春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6日 来源:网络

打春是立春的俗称,是春回大地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在周代,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东郊迎春,祭祀。唐宋时,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明清以来,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腊月打春什么意思

2021年打春具体时间:2021年2月3日22点58分39秒

2015-2030年打春时间表
年份时间
2015年2月4日11:58:27
2016年2月4日17:46:00
2017年2月3日23:34:01
2018年2月4日05:28:25
2019年2月4日11:14:14
2020年2月4日17:03:12
2021年2月3日22:58:39
2022年2月4日04:50:36
2023年2月4日10:42:21
2024年2月4日16:26:53
2025年2月3日22:10:13
2026年2月4日04:01:51
2027年2月4日09:46:00
2028年2月4日15:30:53
2029年2月3日21:20:25
2030年2月4日03:08:08

打春的由来

中国民间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以祈丰年,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

这所谓的“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关于“打春”还有一种说法,指旧时湖南一带无业游民,在春节前后,敲打小锣、竹板等,唱着歌词,挨户索取钱财,叫做打春。

打春的风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特别是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若是按那样说的话,“打春”之俗的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古老。

《京都风俗志》书中也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