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表新的一年开始 |
2、春得寓意 |
3、立春立在春节后比较好 |
立春立在年前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代表新的一年开始,春的寓意!农历来讲,立春到了,就代表了开始下一年,但节气每年都有变化,有时候在春节前,有时候在春节后!
立春立在春节前好还是春节后好
立春在年前为“无春年”,一年中如果有两个立春,则称为“双春年”。按照民间说法,立春在春节后比较好。
“双春”和“无春”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而阴历则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阴历一个月的周期是29或30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寒暑和节气都没有关系。它的一年中,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阴历小月、大月12个加起来,只有354~355天,个别年份只有353天。与阳历相比,相差约11天。为了解决阴阳合历的时间差问题,古人采取设“闰月”的办法进行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21世纪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因此每19年就有7个闰月,而“无春”或者“双春”也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运势什么的都无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传统上从皇宫到地方都要举行“劝耕”仪式,不少地方至今还遗留“舞春牛”的习俗。传统上,农民认为这一日的天气如何,也关系到一年农业的发展。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相关的民谣,认为立春那一天天气好,则一年都农事昌盛;而这天天气阴暗,则这一年不能五谷丰登。可见立春这一节气的受重视程度。而且古人也常常将立春与生育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正是一年中“无春”让人觉得不吉祥,或者“双春”让人觉得尤其幸运的原因。
过去的不少说法以及传统习俗,都是因为处在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祭神有关。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即使是祭神如今也更多地增加了娱乐成分,至于“双春吉祥”、“无春不利嫁娶”的传统说法,既无科学根据,也没有统计学的意义,是迷信说法,大可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