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每年都是2月4号吗?不是
二十四节气对应公历基本固定的日期,偏差不超过1天。不同年份的立春并非都是2月4日,一般情况下是在2月3日或4日之间变动,但有些年份也出现过2月5日立春的情况,因此可知,不同年份的立春并不一定是同一天。
年份 | 时间 |
2020年 | 2月4日17:03:12 |
2021年 | 2月3日22:58:39 |
2022年 | 2月4日04:50:36 |
2023年 | 2月4日10:42:21 |
2024年 | 2月4日16:26:53 |
2025年 | 2月3日22:10:13 |
2026年 | 2月4日04:01:51 |
2027年 | 2月4日09:46:00 |
2028年 | 2月4日15:30:53 |
2029年 | 2月3日21:20:25 |
2030年 | 2月4日03:08:08 |
立春简介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的节气特点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复苏。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一些地方仍在下雪。对于北回归线(黄赤交角)以北地区来说,距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