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可以艾灸吗
冬至是可以艾灸的。
“冬至灸”是节气灸的一种。
“节气灸”是艾灸和“时间疗法”相结合,利用节气这个特定的时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选取不同穴位进行灸疗的特殊灸法。“冬至灸”是节气灸的一种,即指在冬至这一节气进行灸治。冬至是我国夏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一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故冬至灸能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大大增强艾灸温补之力,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
冬至为什么艾灸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关元穴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而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有极大的裨益。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告诉记者,冬至保健灸,顾名思义,即在冬至时,选取具有强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冬至保健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冬至的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今年是12月22日,即12.18-12.26为今年冬至灸时间。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古代养生修炼均非常重视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保健灸正是实现这一目的之中医传统保健方法,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鲜活体现。
冬至艾灸的注意事项
1.灸时要慎风寒,戒生冷、油腻。
2.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3.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
4.妇女月经期不宜灸,孕妇不能灸。
5.施灸完毕,半小时内不能沾冻水,饮冻水。
而且,施灸后,不能让风从灸的穴位进入,要用毛巾在灸后的穴位上包两分钟,灸过最少要喝300毫升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