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大寒 > 正文

大寒节气与历法气象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来源:网络

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之大寒。关于大寒的含义,《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可见,大寒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小寒而言,二是大寒期间天气冷到了极点,故谓之“大”。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初候鸡始学;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期间,寒潮南下活动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从气象学的统计来看,小寒、大寒时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华南大部分地区降雨量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物在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