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霜降 > 正文

我国的"霜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来源:网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里最美的几个名字之一。

从字面意思来看,霜降就是霜从上降下来。“降”字左边是山,右边是两只脚尖朝下的脚,它的造字本义是人从山上往山下走。所以霜降,就是霜从上往下的运动,也就是霜从天降。霜从天降的意象很美,但如果你这样认识霜,你对霜的认识就达到了两千年前古人的水平。因为科学早就证明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看法是错的,霜并不是从天而降的。

一:霜的科学含义

霜和露水是两种很接近的天气现象,它们形成的原理一样,区别只在于形成时的温度不同。

空气中含有水分,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分就越多,但温度一旦降低,比如白天温度高,夜晚气温降低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分就会减少,超出空气容纳量的水分会析出。

如果水分析出时的温度在零度以上,析出的水分就会凝结成露珠。

如果析出时的温度在零度以下,析出的水分就会凝华成霜,在物体上形成漂亮的白色小冰晶。

所以,霜是水汽在近地面直接凝华出现的,并不是像雨、雪那样从天而降,气象学上把从天而降的雨、雪称为垂直降水,把霜、露以及雾这种水汽在地表附近的凝结物称为水平降水。所以严格说来,霜降其实是霜凝。

不过古人没有现代的气象学知识,在他们的概念里,霜是从天而降的,在古诗词里,古人除了爱用“降”来形容霜,还喜欢用“落”“坠”“下”“雨(yù)”“飞”来形容霜。这些字全都有从上而下的动感,仿佛霜如雨、雪一般飘飘洒洒从天而下,比如这些漂亮的诗句:

“繁霜降兮草木零”(汉张衡)“夜霜欲落气先清”(宋张来)“边霜昨夜坠关榆”(唐李益)“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明谢榛)“清风叶赤天雨(yù)霜”(唐杜甫)“木落霜飞天地清”(唐朱庆余)

虽然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但两千年前古人就给这个节气取名“霜降”,两千年里古人也就这样书写霜,已经把“霜从天降”书写成思维定式了,当然,也书写得极为优美。

除了“霜从天降”,古人还很爱说“露结为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说霜降节气是“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就是天气一冷,露水就凝结成霜了。

露结为霜在古诗词里也美得一塌糊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曹丕)“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晏几道)

从露和霜的产生原理就可以知道,水汽要不凝结成露,要不就凝华成霜,露水是不会结为霜的。从科学角度看,“露结为霜”的说法不准确。

对露结为霜的正确理解是:天气越来越冷,以前早上是露水,现在早上则是霜了,并不是在同一个晚上,水汽先凝成露水,露水再结成霜。

霜和露一般只在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形成,晴朗的夜晚昼夜温差才够大,而有风的夜晚则会增加空气对流,破坏霜、露的形成。所以有霜露的夜晚必定晴好,古诗文里,月和霜往往一起入诗。比如下面这些著名的霜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宋陆游)“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宋吕本中)“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元方夔)

不过,即使古人对霜的认识不够科学,但不影响古人对霜的审美,古人从物理的霜中创作出了种种美妙的霜意象,这些霜意象构成了中国的霜文化。

二:霜的哲学含义

《说文解字》里对霜的定义和现代科学的定义完全不同:

“霜,丧也,成物者。”

霜使万物丧失生机,但同时也成就万物。

这种定义当然很不科学,但它是哲学式的定义,是古人从霜里发现的哲学思想。

古人习惯同时从阴阳两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在他们看来,霜肃杀万物,但肃杀的同时也成全了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历程。“丧”和“成”,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功能和谐地统一在霜身上:

霜的出现表示气温降到0℃以下,一年生植物的生命结束,多年生植物的生长期也结束,动物开始潜藏、冬眠。这是“丧”。

但正因为动植物的休眠或死亡,春生夏长的果实才得以保存,生物的使命得以完成,生长的能量才能在收、藏中得到恢复,新一轮的生命和能量才能开启,这是“成物”。

三:霜的审美含义

霜是严寒和肃杀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用“风刀霜剑”“饱经风霜”来表示艰难困苦的外部环境,用“尘满面,鬓如霜”来表示岁月无情,白发暗生,年华老去。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宋李清照)“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虽然霜严寒肃杀,但霜也非常美。霜有雪的洁白,有露的晶莹,又和雪、露不一样。雪,覆盖大地,是主角;露,点缀大地,是配角。而霜给树木、物体穿上一层晶莹的白纱衣,让万物轮廓分明,它不抢主角,但它也不是配角,因为有霜,万物玲珑剔透,超尘脱俗,物因霜而晶莹,霜因物而有形,两者相得益彰。

如此美物自然入诗极多,名句也极多: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唐张九龄)“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壬)“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北宋柳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

不过,中国最美的霜诗词,却偏偏不是写霜的,而是写霜意象。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里的霜都不是霜,而是月色和乡愁。

最好的一首霜意象诗,是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象非常美,但这漫天的飞霜到底是什么?

这首诗写在深秋,地上、树上、船上有霜很正常,但天上不会有霜,霜也不会满天飘。可是天上充满了霜的意象,这满天的“霜”是如水的夜色、深秋的寒凉、生命的坎坷、飘逝的青春、浓浓的乡愁,也许还有江面缥缈的水雾,这一切,被诗人凝聚成了一个“霜”字。

这应该是中国诗歌史里最优美的、最凝练的、也最忧伤的霜意象吧。

“月落乌啼霜满天”里的霜,不是物质的“霜”,却有霜的魂,写出了人心中的霜,人感应于天地万物,又升华了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