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芒种 > 正文

芒种节气与历法气象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来源:网络

芒种,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每年阳历6月5日左右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其含义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是这个忙碌的时节最好的写照。人们常说“三夏”

大忙季节,即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鸱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呜叫。

芒种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甘薯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升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甘薯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甘薯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

恰逢此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黄梅季节。梅雨天的一般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大,温度高,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我国东部地区全年的降雨量约有1/3(个别年份为1/2)是梅雨季节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一般出现于6月份后。这时,正是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季节。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结束后,冷空气强度削弱北退,南方暖空气相应北进,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这时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势力,于是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相峙,形成准静止锋,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一段时期后,暖空气最后战胜冷空气,占领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结束,雨带中心转移到黄淮流域。这时江淮流域都在抢种。

梅雨对庄稼十分有利,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梅雨过少或来得迟,作物就会受旱。